第 34 章(2/2)
刘瑶道:“雁哥哥,我不是为兵事担忧,梁毅初破楚吴两国,局势尚未稳定,只要我军能坚守数月,楚吴二地定然生乱,那时梁军可不战自退。我只是为朝政忧心,过去有若谷先生掌管吏部,他明察秋毫、知人善任,使能者升迁、庸者罢黜,才有了这两三年朝政的清明,如今皇兄让曹用掌管吏部,他本是个昏庸之辈,今后的朝堂只怕又要回到从前。”
周雁叹了一口气:“阿瑶说的甚是,何止曹用?那曹庆何尝不是气量狭小之人,哪有丞相之才?只是我们都是臣子,陛下的决定,我们只能遵从。阿瑶也不必担心,只要我们守住边关,就能确保社稷无虞,其他的事阿瑶就不要操心了。”
刘瑶莞尔一笑,眼前的周雁眼神清澈不带半分杂质,他温润如玉,体贴周到,从小到大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想着自己、护着自己。记得她毁容当日,周雁听到讯息便来宫中看她,他当时脸色苍白神情紧张,跪在她的床头对她说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子,他都会守护她。她不知道梁毅对她几分真情几分假意,但周雁对她却是千真万确。每每想到这些刘瑶便觉得心头有一股暖意涌出:“雁哥哥说得对!是阿瑶多虑了,雁哥哥此去千万要多加小心,那梁毅不是善与之辈……”
周雁大军到达夷陵时,夷陵已被梁毅占领,周雁退守秭归。秭归地处长江中游,为巴、楚之门户,地形险要。杨若谷借助地形在秭归城外布下一阵,令梁毅数月不能前进一步;而秦观率军死守住斜谷关、阳平关等几个入口,程平攻打数月损兵折将、数月间未立寸功;而此时楚吴两地发生大面积的饥荒和□□,梁毅不得不从蜀川撤军,一方面派军到楚吴各地镇压□□,另一方面紧急从洛阳、关中等地运粮,解决两地饥荒。至次年夏末,形势才稳定下来。
刘瑶虽然解除了蜀国的第二次危机,但也损失惨重,她安插在楚吴两地的细作事后被梁国官府一网打尽。
对于这次梁国退兵,刘继大喜,欲加封刘瑶为王、周雁为太尉,被曹太后制止,理由是:“这次是梁国主动退兵,又不是他们的功劳。”刘继为难,刘瑶对于自己是否受封并不在意,只请刘继封赏有功将士,于是秦观被封为骠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