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2/2)
赵宝娴震惊的转身,不敢置信的问他:“你说……皇后还活着?!”
“你想到哪里去了,朕怎会杀了她?如你所言,朕只是不喜欢她罢了,她并没有做什么惹朕不高兴的事。上个月她去找朕,说想出宫,朕正好嫌她占着皇后的位子,就同意了。”赵琰解释道。
“你说的都是真的?”赵宝娴已经不怎么相信他的话了。他编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的,跟真的一样。
“自然,她说离开前会来找你话别,朕还给了她许多银子,够她一辈子衣食无忧了。今日不来找,兴许这几日总会来找你的,你就在这寺里守着好了。”
赵宝娴心里松快起来,连带着一部分负罪感也消失了,甚至有些想哭。
“不是你逼她离开的?”她又问。
“朕何曾逼迫她什么?朕从前不是不讲情理的人,你怎么忘了呢?”赵琰叹一口气,趴在了桌子上,下巴枕着胳膊,望着眼前漆黑色的茶盘。
默了默,赵宝娴问他:“你不是说不再来找我了吗?说话不算话?”
“不……是朕想通了,做姐弟也没什么不好的…………”他讷讷的道,手指摸着茶盘,一脸歉疚,“近来朕想了许多事情,我已是孤家寡人了,总是疑心他人,唯有你,朕从来都是信任的,再将你推的远些,后悔不迭,咱们还和以前一样吧!”
“我何德何能,皇上赶紧回宫吧!”赵宝娴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语气和态度,不想与他多说什么,暗中揣测他是否又在打什么主意。
“朕已经下了旨意,今年采选照常进行,四月份后宫会充进无数佳丽,到时朝堂后宫,朕忙忙乱乱,恐怕真的没时间来找你了。”
“皇上这样做是对的。”她稍稍安心。
赵琰轻叹一口气,脸上带着些自责,羞愧,还有茫然,“你母妃惠妃的事……难道朕做的真的不对吗?”
赵宝娴沉吟下来,“或许……是我错了……”
“那你还怪朕吗?”
赵宝娴照实说:“这样的事,你知道……我没法太理智…………”
她大概真的自私,在这上面感情用事,先前怀揣着一腔对他的怨恨,可实际想想,他的立场与自己大不同,即便不是因为喜欢她。
被先皇疼爱了十几年,没想到到头来却是个假公主,论公,赵琰对她的处决可以称得上宽容。
“朕能理解。”他直起身子,看着她,不想让她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了,转而皱眉诉苦道:“朕前日又收到临江王封地上一个官员传来的密信,信上说,临江王说朕疏于朝政,轻佻浪荡,为君不仁,当场抽出一把剑,说总有一天要将朕斩于剑下!他若是与奸臣勾结率大军前来,里应外合,朕怕到时应付不及…………”
赵宝娴平静的看着他,“临江王远在封地上,一举一动,说了什么话都在你的掌控之中,你还怕什么呢?该怕的是他吧?”
果然,不跟他站在一边了,想法会客观许多,更不会认为他会坐以待毙等临江王势力壮大。
赵琰将脸埋在臂弯里笑了起来,过一会儿,他抬起头,神情有些寂然地注视着桌面,说道:“你走了,皇后也走了,晋安行为放浪,平定每次见了朕都不太敢说话,朝臣们见了朕,要么义正言辞的一顿指责,要么说一堆恭维无用的话。朕在宫中实在寂寞,找不到一个能说心里话的人。”
“先皇生前曾说过,即便再亲密无间的人,也有不能说的话。”赵宝娴提壶倒了一杯温茶,推到他面前。
她虽然不能舍弃与他之间的感情,但也不能再对他有半分怜悯了。
他有时候脆弱的不成样子,可经过这几个月她也明白了,赵琰发起狠来丝毫不会心软。
“可……也不能没有一个亲近的人吧?”赵琰喃喃道,他忽然坐直了,岔开话头,“我想着寺里饮食清淡,来的时候在街上买了些可口的吃食,正好朕还没用午膳,咱们一起吃吧!”
说着他命薛公公将食盒和酒拿进来,一一摆在桌上。
“我吃过了。”赵宝娴对他道。
他停下手中的动作,有些失望,“你若一口不吃,朕也没了食欲。”
她到底不想表现的太僵,道:“那我吃点吧……”
赵琰点点头,将筷子递给她,又亲自给她夹了几筷子她爱吃的菜。
“御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
“是么……”
“咱们俩种的果树也开花了,今年似乎开花早了些。”
“是早了些,兴许宫里暖和也不一定。”
“宝娴,哪日丁大人进宫,你可以随他去宫里看看。”
赵宝娴应付似的,点了点头,不知他是不是真的想开了,放手了,愿意就这么平平和和的,维持起俩人的关系。
这情形像是回到了半年前,两人感情十分要好,在彼此面前想到什么说什么,不必动脑子,嘴里偶尔蹦出一句傻话,不说话也不要紧。
“丁家人待你如何?”
“很好。”
“那朕就放心了。”赵琰面上带笑,一如往昔般翩然有度。
她劝他:“皇上以后别总往宫外跑了,安排的再好,百密总有一疏,万一……”
“今日朕出城,特意在城里做了一番安排,他们都以为朕在城里乘鸾车巡街。”赵琰解释。
“听说……你把刘振业和石飞几个大臣关进大牢了?”
“是他们说起朕与你,还有皇后大丧的事,人还在,治丧不过是走过场罢了,奈何这事只有朕知道…………朕一时气愤不过,就让人把他们关进去了,想着给他们个教训,也好让朕耳边清静清静,过几天就把人放出来了!”
“那……为何不上早朝呢?”
“宝娴……这些天朕心里,真的难受…………身上就像压着一座大山,想放任一阵子,难道你不难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