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小师妹(二)(2/2)
童璐笑道:“多谢宋大侠,不过我们还想再请一个人去,这位谢姑娘,一路上给我们不少帮助,不知能否向宋大侠讨一讨?”
谢悠向来十分懂事,武功也比宋沈二人高明许多,宋谈当即应允。
童璐见此,对着谢悠偷笑了下,谢悠登时明白过来,为何童璐要说比武之事,原来她真正的目标是自己,她是想要自己下山。她为了帮宋依人沈翊逃脱责罚随口说的谎话,竟被人一直放在心上,不禁有些失笑。
双鹤门众人离去之后,宋谈脸色一沉,喝道:“你们两个,给我跪下!”
宋依人和沈翊齐齐跪地,宋谈气道:“你们别以为救了童家兄妹,我就原谅你们了,当初是怎么说的,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下山,你们倒好,才过了几天,就给我忘得一干二净。以为我答应让你们去庐州就没事了是吧?你们现在,就给我去石廪峰面壁思过,不到启程之日,谁也不能离开石廪峰一步。我看这一次,谁还敢偷跑!”
宋依人和沈翊心里松了一口气,这比他们原本想象的惩罚好得太多,两人没精打采地走出殿门,谢悠向他们投去了安慰的目光。
郭楚望说道:“师兄,方才我说的……”
“你放心,我知你和五妹向来对这些事不感兴趣,不会强迫你们去,你想去六安,那便去吧,赶不回也没关系。”
“多谢师兄,不过我也想跟三师姐讨一个人。”
文三娘好奇道:“哦?是谁?”
“也是谢悠。”
郭楚望此话一出,殿内其余人皆是一怔。文三娘道:“可是刚才师哥已经答应了他们,要悠儿一同去庐州。”
“师姐放心,我的聚会就在月底,六安与庐州相隔不远,我定能将小师侄按时送到庐州,不负约定。”
宋谈道:“可是这么一来,行程不就太赶了么,这个人选非悠儿不可?”
郭楚望道:“非她不可。”他叹息一声:“靖康之难时,宋人南渡,不仅大量诗卷典籍毁于战火,很多琴谱也就此失传。二十多年前,江南诸地有名的琴艺大家,感于此事,惟恐曲谱再度失传,于是召集天下琴师,每四年举办一次集会,交流琴曲,互相切磋,以期琴曲代代相传,让后人能有所得。”
文三娘点头道:“这是惠及后人的好事,可是跟悠儿有什么关系?”
“四年前,我第一次收到请柬,邀请我去乐山参加琴学集会。当时我对琴会慕名已久,自然想去跟各位名师学习。在那里,我交到了一位知己,也结下了一位仇家。这次六安之会的主办者,好巧不巧正是我那位仇家。四年前我曾在众人面前放言,我与他绝不同时出现在一处,可是、可是,我又十分渴见我那位知己。”
文三娘道:“四师弟,你的那位知己,姓甚名谁,住在哪里,你当时没有问吗?”
郭楚望喃喃道:“我当时见她,只觉这天下间竟有能如此懂我的人,满心都是欢喜,哪有心思去问这些。”
其余人听了,暗自摇头,郭楚望爱琴成痴,于世俗之事却是浑浑噩噩,糊糊涂涂,不免有些好笑。
文三娘道:“四年前你们分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么?”
“是。我、我想着这次去六安,说不定还能再见到她,可是我又不想露出真面目,万一她没有去呢?那见到我的对头后,岂不是被他笑话。所以我打算找一个略通琴艺的人,参加这次集会,我则打扮成一个琴童,混入其中。”
说到这里,郭楚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那几个琴童,虽通琴艺,但是过于稚嫩,其余弟子么,办事虽然成熟妥帖,但是不懂音乐,所以,我才想到了谢悠。”
文三娘点头道:“原来如此。悠儿,这七年来你在山上刻苦练功,我都看在眼里,本想等你年满二十,再准你下山,可是你进展之快,已经超出了为师的预期,早两年下山,对你来说便多些历练。四师叔这个忙,你愿意帮吗?”
“弟子愿意。”
于是众人商定,宋谈文三娘夫妇一同带领弟子下山赴宴,谢悠则和郭楚望一道,先奔六安,再去庐州与众人会和。衡山派暂由二弟子计逢春掌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