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连襟(2/2)
初平二年,孙坚遇伏去世,孙策举家迁往江都,自此两别。兴平元年,孙策脱离袁术,着了好几遍
,他散家财做军粮,领军投奔孙策。孙策看上去成熟了不少,皮肤被晒成黄褐色,他看见周瑜,还像当年一样一把抱住他:“好兄弟!我有了你,大事可成。”兴平二年,孙策劝周瑜回到丹阳留守。周瑜其实有些舍不得,孙策笑起来:“公瑾,你怎么啦?”周瑜微笑起来:“没什么……伯符,保重。”此后,孙策的队伍一路壮大,渐渐收复江东。建安二年,与袁术决裂。建安三年,周瑜回到吴郡。此后他们一路打胜仗,袭庐江,败黄祖,取豫章。
孙策重视外貌,他总说自己的外貌是勉强过得去的,而周瑜的外貌才是百看不厌的,多一分太繁,少一分无韵,就是当年的宋玉邹忌也比不上。他对所有人说周瑜是自己最好的兄弟,他们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他把所有华美的东西都给周瑜,像是个小孩子,迫不及待地炫耀自己的战功赫赫。他每年都给周瑜一百套衣服(诸位,这是真事。)他说最好的衣料和最好的样式,才能配得上周瑜的俊赏风流。
破皖城的时候,孙策喜欢上了乔家的女儿。乔家的女儿的的确确长得极美,国色天香,当如乔氏。原来百看不厌,终是抵不过倾国倾城的。孙策自纳大乔,周瑜纳小乔。世人都道他们是连襟之好,连孙策也觉得这门婚事是俊郎配美人的良缘,却没有人问问周瑜是怎么想的。孙策说:“乔公这两个女儿虽然流离,但得到我们两个人做女婿,也足够他庆幸的了。”周瑜微笑起来:“是。”
此后,周瑜又被留下来镇守巴丘。一人征战,一人镇守,似乎也成了常态。
建安五年,曹操北临袁绍,后方便是直面江东。若是趁曹、袁互斗,坐收渔翁之利,大事可定。四月,周瑜收到来信,孙策遇刺,身亡。传位孙权。他觉得灯光有些扎眼,把灯灭掉,对着月光看,还是一样的文字。他觉得胸口有些闷,在院子里来回转了几圈,总算清醒了头脑。他星夜将兵奔赴吴郡,奉孙权为主。
伯符,现在我来代你,征战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