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焐久生情 > 缘分

缘分(2/2)

目录

当然,如果皇帝不想承认当初那段风流,也不认这个私生子的话,那就另当别论的,可问题是她听了赵世卿的话明白了皇帝对柳氏的感情,况且眼下夺嫡之争很可能两败俱伤,那么赵子颛就是唯一的希望了。

可就算这样依旧无益于侯府,就算赵子颛成为了继承人,侯府还是躲不过一劫。

众人不支持三皇子陈祐祯是怕他背后的萧氏会一手遮天,那么于赵子颛而言,叫了十几年“父亲”的赵世卿不是更亲吗?何况那个孩子是如此崇拜他。就算她了解赵世卿的为人,知道他的品性,可全天下人会相信他吗?最重要的是皇帝他不会产生疑心吗?

古有皇帝立子杀母,那么于赵子颛而言,昌平侯府不就是这个“母”吗!

容画越想越是害怕,她有点怨柳氏留下了这个祸患给侯府。可转头在想,她摸摸自己的肚子,她也是要当母亲的人了,为了这个孩子,她可能也不会考虑那么多,只想要这个孩子好。

所以现在大家只能期待,这个秘密可以永远都成为秘密,皇帝永远都不要知道。

虽然赵世卿信任自己,和她讲了这些,但她能做的也只是默默地支持他,尽量少给他惹麻烦。她想到了自己和沈氏的计划,这里牵扯到子颛,虽然一切尽在掌握,可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既然他是皇帝的儿子,那么他们就得做到万无一失,不能冒任何风险。

所以她把所有的事情统统都和丈夫说了,赵世卿闻言沉思良久,最后默默点头。“就按你说得做吧!”

“那子颛若是遇到危险呢?”容画追问。

赵世卿笑笑,“应该不会的,我会派人保护好你们。还有,我不希望子颛有负担。不管怎么样,他在我身边长大,把我当成最亲的人,这一切我不是没有看在眼中。如果你不介意,我希望他是我的儿子,也永远是。”

容画笑了。“我为何要介意?”她依靠在了丈夫的怀里,“从我嫁给你的时候就把他当成自己的亲人了,尤其是长安侯带人逼府的那日,他那一声‘母亲’让我更笃定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也不会放弃他的。”

赵世卿心里温暖,抱住了妻子似感激又似感动地亲了亲她的额,轻轻道了声:“谢谢。”

赵世卿没留多久就走了,他还得回靖王府。

他一走,容画也没睡多少,一直从天混沌等到了天亮。

整理罢,她和沈氏去给老侯爷请安,老侯爷也整装待毕,虽然身体还未痊愈,但靖王出了这么大的事无论如何也要去王府看一看。他走后,容画也跟沈氏着手去般若寺拜佛的事了。

二夫人同行,二爷去了礼部,连赵世隽都去了,那么整个侯府按理应该没人了,但事实上她们带的不是真正的赵子颛,所以子颛独自一人留在侯府。

临行前,怕他不安全,沈氏和容画商量着悄悄把他安置在赵世卿所在的渊渟院,一来因为自从容画出事后这里护卫更森严,二来谁也不会想到十二岁的儿子还会回后院父亲的房里。

众人声势浩荡的出去了,容画和沈氏同车,她看着紧张母亲,握住了她的手。“母亲别担心,不会有事的。”

沈氏凝重地点了点头。细耳听着马车辘辘声,她知道,今天是个绝好的机会,那个人一定会出现的,她不知道此行会不会揪出他,但她知道这是确保孙儿安全的唯一办法了。

人渐行渐远,估量着

差不多快到般若寺了。而此刻书房中的赵子颛的心也忐忑不安,他翻着父亲的书,为了进行干脆开始临摹他的字体。

他把赵世卿当做神一样崇拜,父亲的言行举止他都下意识去模仿,连字体都不放过,他希望能够成为父亲那样的人。虽然在外人看来他总是和父亲别着股劲儿,但事实上在他心里,他多少才感谢苍天给了自己这么完美的一个父亲。

虽然他陪伴他的时间太少,虽然他对他讲过的道理也不多,但父亲做出的每件事情都是对他的教育,父亲带给他的骄傲是没有什么可以匹及的。

赵子颛想着,随手翻开了一本赵世卿的手札,当即愣住了。

那里面夹了一张信笺,上面竟是一首写给容画的情诗。这首诗未完,也许是因为太过斟酌,看得出他下笔的慎重,同样也看得出他对容画浓浓深情。尤其是在这页纸的右下角,他极认真地写了三个字:赵子顼——

赵子颛,赵子顼,一听就是兄弟,这应该是父亲给自己那个未出世的弟弟起的名字吧。虽然是延续了他的名字,却颛顼之意,可赵子颛的名字是祖父起的,自己都快满周岁了父亲才知道自己叫什么。所以比起自己,弟弟无疑是幸福了,因为他父亲对他是如此期盼……

到底还是个孩子,赵子颛眼圈红了,眼眶子发热鼻子酸得很。可再酸也酸不过心,是不是老天觉得自己有个太过完美的父亲,所以没有给自己一个温馨的家庭呢?如果父亲也曾,哪怕只有一刻,也如疼爱容画这般疼爱自己的亲生母亲,那她是不是也死而无憾了。

他有点可怜母亲,也明明知道这样不对,可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羡慕起容画肚子里的孩子了,不止羡慕,还有点嫉妒。他和自己有一样的父亲,却比自己得到的父爱更多。

啪嗒!眼泪竟然掉了,不偏不倚掉在了那张信笺上,他赶紧慌乱地去擦,而就在这时董嬷嬷进来了。

沈氏不放心孙儿,所以把董嬷嬷留了下来,一直陪在子颛身边。董嬷嬷一进屋就瞧见这慕,起初还没反应过来,瞥了眼信上的字,懂了几分。

“子颛少爷,奴婢给你端了点心来,都是你喜欢吃的。”董嬷嬷假装没瞧见似的,笑呵呵道。

赵子颛偷偷摸掉眼泪,低头笑声应。“嬷嬷真好,惦记着我。”说着,掀开了食盒的盖子,“呀,还真都是我爱吃的。”说完就去捏了块玫瑰卷塞进嘴里。

董嬷嬷看着他吃得香,慈目而笑。“奴婢可不敢邀功,哪是奴婢惦记,这都是大夫人临出发前千叮咛万嘱咐要奴婢给你准备的,告诉我六样一样不准少,还说你脾虚胃寒,一定要喝姜茶解油。”

子颛闻言笑了。“还是祖母最了解我啊。”

“那是啊。”董嬷嬷点头,“你可是大夫人的心头肉,这侯府上下她谁都可以不在乎,但唯独不能不在乎你。”

这话说得没错,沈氏对子颛的好,他不是不清楚。虽然缺少父母关心,可沈氏给他的爱只多不少,他绝对不比其他孩子要缺少温暖,何况他还有那么在乎他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呢。

赵子颛明白董嬷嬷的意思,她是看出自己的心思,想要安慰自己罢了。“嬷嬷,我没事,我只是觉得有些遗憾而已,也觉得人和人的缘分也很难琢磨透。侯夫人和我从祖母口中甚至是外祖父口中听到的母亲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如此相近的两个人,我父亲偏就喜欢她。我不大理解,我母亲到底差在哪呢?”

董嬷嬷笑了。“世上哪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她们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看似温柔可骨子里却坚韧得很。但她们也有不同的地方啊,比如前夫人,她是被众星捧月地养大的,她的纯善不含一点阴霾,她太顺利了,所以也更天真些。但是现在的

侯夫人不同,别看她年纪小,可她心境要比前夫人成熟稳重得多,更难得是她的经历。在没人理解的环境中成长,这不和侯爷正是一样的吗?他们的缘分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是两个人有共鸣的地方啊。”

这么一说,赵子颛好像是有点懂了。容画有她柔弱的一面,可也有镇定的一面,而在这一点上,她的冷静和父亲如出一辙。

“还有啊,”董嬷嬷继续道,“人都是会变的,你母亲在的时候侯爷年纪还小,心存志向不知道对夫妻之情没有什么感觉,不若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他意识到家庭的重要,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他也需要有个能安抚他的人啊。”说着,董嬷嬷给他斟了茶,叹道,“算了,你还小,等你长大就懂了。况且人的命运有时候真不是自己能掌握的。”

“这话什么意思?”赵子颛突然问道,董嬷嬷愣住,接着掩饰笑笑。“奴婢就是感慨,胡说的。”

“真的?”赵子颛察觉出什么,追问。

董嬷嬷心里正寻思着要找什么话掩过去,而就在这时,渊渟院大书房传来一阵吵杂声。二人皆是一惊,互相对望,眼神中除了惊色还有一股子的笃定——

是他来了,那个一直跟踪他的人,终于出现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