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拂晓(2/2)
刚说完,朱允炆的哭声就跟断了气似的消失了,朱棣再一看,这小崽子,哪还有半点的委屈,全是阴谋得逞的笑意。
“你!”朱棣气结,又怕再惹了这位小祖宗,只好乖乖蹲**子,等着他攀到自己身上。
朱允炆倒是不客气,三两下就上来了。朱棣掂了掂背上的重量,挺直了腰杆,走过一脸目瞪口呆的众人面前。
“看什么看,还不赶紧赶路!”
幸好有朱允炆的小胳膊挡着,朱棣才能藏起自己臊红的脸。
到了妙智庵已经是下午,一行人用了斋饭,又在僧人的带领下,绕过了庭院和放生池,到了一排厢房的二楼住下。每间房有两张床榻,朱棣和朱允炆睡在一间,宋谨则在他们隔壁。
晚上朱棣自己洗了身子,又笨手笨脚地帮朱允炆擦了一通。碰到他胸前的时候,朱棣感觉稍微用点力,朱允炆的两排肋骨就能给他压断了,免不了又一阵心疼。
铺好了被子,朱棣脱了外衣,躺到了床上,心中默念,清晨用露水浇药田,午前用泉水浇花田,傍晚用溪水浇菜田。来回暗自叮嘱了自己几遍,终于是放下心来,闭上了眼睛,只盼赶紧睡下,明天才有精力满山上下地跑。
突然听到朱允炆叫他:“四叔,四叔。”
朱棣睁开眼睛,懒懒道:“小祖宗,你又怎么了。”
黑暗中,只听见他稚嫩而轻快的笑声,“真好玩呀。原来僧人们都是住这样的地方的。”
朱棣问他:“你倒不觉得清贫?”
感觉他摇了摇脑袋,之后便听见他回答:“这里的气味,比起皇宫里的,要好闻多了。”
朱棣照他所说,嗅了嗅空中的味道。窗子不久前才关上,房中还留着山林草叶的清香,棉被和床板虽然带了股朽味,却也舒服得紧,他还从来没闻到过。
朱棣道:“这倒不错,只是山上一到了晚上,就冷得厉害,一床棉被都不够用了。”
这时,他却听到背后响起了一阵脚步声,有人爬到了他的床上,却像只小动物那般,轻轻地,几乎没落下什么响声。身上的棉被重了些,随后,被窝中触到了一团温热。
朱允炆伸着小胳膊缠上他的腰,脑袋蹭了蹭他的后背。只听见他撒娇道:“允炆也冷,允炆也想盖两床被子。”
朱棣翻了一个身,将朱允炆拥在怀中,果然温热了不少。
“睡了。”
说完他又闭上眼,嘴边还噙着笑意。
恍惚中听见一声悠长而渺远的钟声,仿佛来自梦里。朱棣睁开眼睛,下意识地看了看窗外,天还未亮。
赶紧浇水!
这个念头一闪过,朱棣浑身一激灵,全没了睡意。他想起身,朱允炆却攀在他的身上。好不容易将他小心挪开了,朱棣下床穿衣穿鞋,随便束了头发,一连串动作快得不可思议。
开门出去的时候,正瞧见左侧的房间有人出来,朱棣吓了一跳,定睛一看,却是宋谨。
宋谨一双眼明明困得都眯缝了,看见他却又强打起精神来,招呼道:“四皇子也起来了。”
朱棣不忍道:“知言哥哥,你不用担心我,赶紧回去休息吧。那道衍和尚分明就是要折腾我,我怎么能让他小瞧了。”
宋谨道:“我怕你睡过,这才来叫你,见你醒了我也就放心了。”
朱棣谢过宋谨,目送他回了房间。又三两步赶到庭院中,将悬在树枝和草丛下大大小小的木罐子中的露水都收集到一个桶中,桶只满了一小半,道衍事先交待,他这药草珍贵得很,总共也没有多少,因此这点便够用了。
朱棣从寺院的后门出去,便到了山顶的平缓的田地。
晨光熹微,最小的那块田地上,却已经盛开了七彩的小花。朱棣小心翼翼地上前,从水桶中舀了一瓢水,沿着那药材的根茎细细浇了一圈。凑近了打量,却见那花朵只有指甲大小,花瓣纠缠成雀首状,颜色各式各样,讨喜得很,依稀还散发着淡淡的光泽。朱棣的怨气顿时消下去不少,更是觉得这个道衍神神秘秘,猜不透来历。
浇完草药,朱棣箕坐在地上,见日头从远处的高山后冉冉升起,一点一点的金光逐渐照亮了整片山林,林中有清脆的鸟鸣此起彼伏,晨风将花的香气送至鼻端,吹拂在面上有一丝凉意,却不知怎么,从头到脚都充满了畅快之意。
这是朱棣第一次在群山中迎接日出,亲自观赏到一片幽静的世界在朝阳的照拂下苏醒过来的时刻。火红如盘的日头消融了夜幕,又将晨辉洒遍了天地。群山和树林的轮廓逐渐变得清晰,仔细辨认,远方的山谷深处,甚至还能听到一两声哀凄而悠长的猿啼,他这才发觉,诗中所说的竟没有一点夸张。
朱棣生在战乱中,长在深宫里,从没有过这样悠闲地在山顶看日出的时候。他收揽尽四下的风光,想到了他的兄弟们,想到古往今来无数像他一样的王公贵族,日日在锦绣罗织的床铺上醒来,又何曾见过如此广阔而壮丽的景象?
朱棣忍不住想,要是朱允炆在的话,也让他看看这番景色,那该有多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