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吃独食(2/2)
唐诗看中了那个山坡,想把房子建到那里去,想搬出现在这个家,他心里都明白。可是,突然搬出村子,离村子这么远,他还是踌躇了。今天在地里除草的时候,隔着几个山坡,他也失神了好机会,与旁边的几个山坡不是石头纵横就是砂石地比起来,即便荆棘多了些,清理起来要废好些功夫,但确实是最好的了。地开了出来种庄稼还能凑活,旁边又有水源,要是去县城,更是方便些。
宋家屯的村长听到宋词的来意后,也诧异了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村里还是第一回有人要把房子建这么远去,那里接近山林边界不说,那荒是那么好开的?家里好几口壮劳力的人家,宁愿挑土去填河边,也不愿意去那里开荒,更别说他们年轻的两口子。
按唐诗的意思,是要把整个山坡买下来,等宋词表达出来意思,村长一口回绝了。好说歹说了好一阵,扫肠刮肚的摆出了好些理由出来,还是没能说动村长。只是答应,因着他家分到的田地都离着山坡近,特别是水田,直接就在坡下,实在坚持,可以在山坡上划出一块来给他们起房子,但整个山坡买下来是不可能了。至于开荒,村子里都一样,谁家开出来就是谁家的,前三年还是不用交税。看样子,他们能开出一亩地出来就了不得了。
宋词有些丧气的走出村长家,虽然没有如愿,或许媳妇听了又要好些天不想说话了。可村长说的也没错,不说没人会把房子起到那里去,那山坡在村民眼里,一直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存在,这是这一片方圆连着田地都划到了他们宋家屯范围内,有意识这也是属于他们村里的土地而已。
谁知道,回到家里,见到院子里的场面,更是坚定了要另起房子出来单住的信念。
“坏了心眼的毒妇子,让爹娘吃糠咽菜,自己吃独食,让你吃了烂肠穿肚,老天爷怎么不收了你个不孝爹娘的不孝子。”
宋词一走进家门,就见自个娘站在院子里骂人,一口一个毒妇子,吃独食,不孝子的骂着,不知又是哪个惹了她。
陈氏最是好面子,当着外人的面,从来不会做出什么有驳面子的事来,即便当初分家,对待四个儿子,在外人看来,那也是一碗水端平,除了他们两老的跟着大儿过,多分了一份田地,其余三个儿子,号称可是一视同仁,不管水田旱地,都分了二亩水田一亩旱地,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除了些许有人私底下为老四抱不平两句,倒没人说出什么来。人有好坏,地有好孬,人心都是偏的,宋词是老么,吃点亏就吃点亏吧,反正陈氏一向也不大喜这个么儿,至少面儿上一向过得去,也没怎么薄待他。
陈氏好面子,在外说句话都不轻易让人抓住毛病,骂人的事更是少见,宋词长到二十岁上,也没见过几次。
“吃吃吃,就知道张嘴吃,蛋也没见多下一个,明儿就统统抹了脖子下锅炖。”
“辛辛苦苦把儿子养大,又给他娶了媳妇回来,却吃不到锅里一顿好饭,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娘?多少粮食都不够喂了,今儿就把你们放锅里炖了。”
陈氏站在院子中间,一手托着簸箕一手用力往地上撒着鸡食,几只母鸡在她身前地上低头啄食。大嫂小陈氏怀里抱着小喜,站身旁劝着。
“娘,都是媳妇的不是,我手笨,没有四弟妹手巧,做出来的饭菜不合您的胃口,我以后一定会慢慢改,多向弟妹学学。”
“是啊,娘您别气坏了身子,前些天我娘家大哥送了些干豆角过来,这些天一直忙着起房子的事,还没来得及炖来吃,晚上炖好了,给娘和爹端一碗尝尝。”
小陈氏说话一直是直来直往,有什么说什么,越说越是让陈氏火大,嘴里更是骂得狠了。还是梁氏会说话,下穿标志性裙子,手里捏着条手绢,细声细气的劝着陈氏,倒是让陈氏心里的火气下去了些。还是梁氏的话让人听着舒服,会说话,要不家里四个儿媳妇,除了大儿媳小陈氏外,就是二媳妇梁氏最得陈氏欢喜,虽然做农活不行,不过家务活干得有条有理的,还有模样儿讲究,看似大家闺秀般似的,取回来让他们老宋家倍有面子,做出来的吃食让人吃着也舒心。
不是说梁氏做的饭菜就有多好吃,但至少比小陈氏好些,所以梁氏过门没多久,陈氏把家里的活基本都安排给了梁氏,让她在家里安排吃食,侍弄猪和鸡等活,不用下地干活,小陈氏就跟着家里的男人们下地干活。
唐诗还是搬了板凳坐在老位置上,晒着阳光浴,看着一只母鸡吃饱了从面前走过,留下一泡鸡屎,朝着天猛翻白眼。
陈氏话里一口一个吃独食,不孝子,不下蛋的,指桑骂槐,这里都是明白人,谁不知道她的骂谁。只要她不点着名骂,唐诗就当不知道。
吃独食?她捡了碗野菜炒了把青菜就是吃独食了?她没大房有本事隔三差五的割条肉回来改善伙食,上一次吃肉还是吃分家饭那一次,拿碗野菜去孝顺?
至于被骂不下蛋的母鸡,她才成亲不到半年呢,有个梁氏在上头顶着,小闺女都4岁了,还没生出个带把的来,就当她是在骂梁氏了。
谁管着粮食谁管家就有说话权,梁氏负责家里饭食是她这个婆婆指定的,分家也是她说了算,说怎么分就怎么分。是她自己想当老太太不想管事,不喜么儿,二十岁上才叫了媒婆来给说亲娶了亲,还是个双亲皆无寄人篱下的老姑娘。成了亲没多久,就主张分家,给分了出去,哪给唐诗做饭孝顺她的机会。
唐诗安坐岿然不动,至于三房的何氏,早抱着小添财窝回屋里没出来。
陈氏今天这一顿骂,起因还真是因为唐诗引起的,确切说,是因为昨晚上那一顿饭。
小陈氏能干,地里农活都能上手,陈氏当初从娘家堂兄弟家里讨回来当大儿媳,就是看中了她的能干,讨回来以后管家的。小陈氏嫁过来这么些年,干活确实没话说,为人也爽朗,和几个妯娌也处得好,就是厨房灶台里的活儿有些欠缺,不过以前未分家,家里厨下又有个梁氏,后来何氏进门了,又多了个人帮衬,所以一直没觉得没什么。
等到分家了,老两口肯定是跟着大儿一块过的,才显现出来了。不过小陈氏就是大咧咧的人,家里的活忙乎得马虎些而已,是比以前梁氏差了些,但也能凑活。反正陈氏这些年早不下地了,在家里也能帮衬一二。
问题就出在,昨晚上大房的小鹿小喜吃了唐诗做的饭菜,小陈氏后来也跟着小喜吃了些,这没吃着的时候觉得没什么,一旦吃过了,就有些惦记上了。且这地衣又是地里捡的,里头放的野蒜野山姜野蒜外头挖回来的,想要吃还不好办,还是把四房昨儿捡回来一样的地衣拿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