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2/2)
周蕊一听这话加上她这架势,估计是有事要求,暗叫要遭,林娘子果然又俯首磕了个头道:“娘娘仁德,嫔妾有一事相求。公主是金枝玉叶,嫔妾身份卑贱,公主托于嫔妾之身而出已是嫔妾的大幸,但万万不敢挟此生养之恩便自傲自重而耽误了公主,自公主出生以来,就和娘娘非常投缘,嫔妾斗胆,希望公主往后能养在娘娘身边,以娘娘的恭慧顺徳,必会真心对待公主,求娘娘成全。”
恭慧顺德是她封品的圣旨上的一句话,恭慧顺徳本人却觉得包含这句话在内的全篇都是在扯淡,周蕊听了林娘子语如剖心般恳切的一番话,同情她的处境,不由叹了口气。
林娘子的境遇真不该说是幸还是不幸了,说她的故事要从元康帝还是先帝的三皇子时开始说起。
元康帝本是先帝即宣武帝元后懿德皇后的嫡子,行三。虽不是长子,但身份尊贵,且年少聪慧,自知事起便是太子人选中呼声最高的一位。
但在宣武二十三年,也就是他刚满十岁时,懿德皇后的母家获罪,懿德皇后的父亲,本是文官却投笔从戎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少保的袁逊,被如今的太后即曾经的惠妃其父兵部侍郎林之良告发,以里通外国之罪被革职削爵,袁家抄没家产,懿德皇后不顾经产未养之身为母家求情也被斥责,就此一病不起,元康帝当时在诸皇子中最为宣武帝宠爱,也去为母后和外族家求情,也遭斥责后还不放弃,跪在昀光殿前,不饮不食,求先帝给外祖一个澄清自身的机会。
整整坚持了一夜,次日晨时,宣武帝亲自出了殿门见了他,不是准许却是怒斥,称其无君无父。
“以身相胁不顾孝义,朕岂独你一子乎?”
那句话看似并无问题,先帝共有七子,懿德皇后所出除三皇子,另有死前产下的一对双生儿,便是六皇子和七皇子,大皇子、四皇子和五皇子为惠妃所出,二皇子为现静太妃前宫人王氏所出,放弃了这一个实在还有太多选择。宣武帝在说完之后便将元康帝贬去渠梁为祖宗守陵,其后处死袁少保,并诛了袁氏三族,懿德皇后不久也跟着去了,留下一对双生的皇子,懿德皇后所出的六皇子和七皇子胎里不足,出生后便患上了喘症。
同年,先帝扶惠妃为后。后先帝将储位属意于大皇子,也就是如今的河间王。
若一切就此而止也可说是尘埃落定,然而残酷的事实告诉宣武帝,世事无常当真不是一句空言。
宣武二十五年,六皇子因宫人照看不善误吸柳絮而死。七皇子被先帝接到身边看养,保得一条性命,但也体弱多病,伺候终年缠绵病榻。
宣武二十七年,惠妃所出的四皇子和五皇子相继出痘病逝。
宣武二十九年,河间王于一次秋狩被熊袭击,从此不良于行,落下了终身的残疾。
宣武帝的后宫自宣武二十三年懿德皇后的双生子后便再无所出,储位便只得落到先皇后所出但曾被斥责无君无父的三皇子,或是宫人所出但天生跛足的二皇子两人之中,宣武帝于宣武三十年将三皇子从渠梁召回,三十三年册为太子,同年先帝驾崩,元康帝登位,时年二十有一。
周蕊是在宣武二十五年,刚满十岁的时候被采选入宫做的宫女,不说眼见,却也差不多耳闻了皇家这关于储位,峰回路转的一系列变故,每每想起,都不得不发出一句吃瓜群众的感叹——也不知宣武帝若是泉下有知,会不会后悔自己立过一句这么丧心病狂的flag。
不说几位皇子的意外有多少水分,就说元康帝和太后如今的关系,若说有多母慈子孝,只怕当事人装得信了,周蕊等吃瓜群众也是不信的。
这林娘子偏偏是太后母族林氏的远房族女,元康帝回宫之后,身边没有侍妾伺候不成体统,太皇太后指了周蕊,太后指了林氏,元康帝当时只是普通皇子,也没有正妃不进宫就给几个小的赐药的说法,几年下来,周蕊身体有问题不说,贤妃等不用药的也没有怀上,林氏却是唯一的意外,周蕊记得她就在是在宣武三十三年初被召幸过那么一次,还赐了汤药,林氏却抓住了这仅有的机会怀了身孕,生下了这唯一的一位公主。
其中的诡异之处周蕊不止一次次暗搓搓地猜测过,是元康帝身体有问题导致林娘子在他头上投放了一把绿色的草原还是林氏的身体天赋异禀,不然没理由这么久了贤妃张氏刘氏等承幸多的都没消息,让一个喝了药的占了先。
但宫规森严这点真不是闹着玩的,元康帝在被召回之后,虽无太子之名,但继位于他已是不争的事实,便没在京城内建府,而是住在了宫中。
内外廷在下钥之后是完全隔断联系的,巡夜的都是练过武的太监,侍卫们的动向基本是出恭都要被查问三遍,以周蕊进宫将近十年的经验,林娘子本着坑死林家,与溜进来的外男私通的可能性基本小于等于周蕊找到机会再穿回现代,因此林娘子绝对是清白的的,元康帝嘛,可能身体没太大的问题,就是中标的几率小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