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玛丽都国(2/2)
特别是郭靖,对于白宇对经营海外居然有这番见识,真的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他知道发展海权不能性急,用十年时间消化环南海诸国,将这些国家全部纳入“华夷体系”之中,都已经是非常乐观的举措。
如果能将日本列岛、菲律宾诸岛、印尼诸岛以及中南半岛全部纳入大齐圈,郭靖以为即便策略得当,也需要五十年至一百年。
当然,并非非要等到整个大东亚全部稳固的进入大齐体系才能西进印度洋。
不管怎么说,眼下有人能够将环南海诸国看成“自家的院子”,便已经需要相当大的气魄与眼光了。
郭靖自己有多年的历史经验,有这种眼光自然不足为奇,但是白宇,说到底他也不过是个齐朝人。
郭靖不由得不开始重新审视此人……
“郭卿,卿以为如何?”皇帝的目光移到了郭靖身上。
郭靖连忙回过神来,略一欠身,道:“陛下,据方才所说,玛丽都国虽然不准我海船水军通过,却没有禁止民船通过。
既是如此,臣以为短期之内,海船水军之任务,便是浚清南海海盗,保护航线安全。将南海纳入大齐控制之中。
究竟要如何制定方略,不如等薛宸回朝再说不迟。要之,臣以为与玛丽都国之间,若要作战,便要打一场必胜之战。”
“胡卿之意呢?”
“臣不晓海事,只知凡事谋定而后动,有益无害。玉食道路,由大食商人控制大食至玛丽都国之一段,大齐则控制湘、洪、胡三州至玛丽都国一段,虽然玛丽都国坐收中转之利,但亦无不可。
大齐每岁从玉食道路所得利润,据估算最少将有数百万贯之巨,其中朝廷所得,商税与贸易相加,几乎占到三至四成。
而且能年年增长,此为一大利源,远胜于向百姓征税。朝廷眼下之重点,在于富民强兵,解决西北与东北之百年边患。”胡维无意中说出了一句实话,大齐朝廷关心海事,完全是受利益驱动。
皇帝听完四人意见,思忖了一会,说道:“众卿之意,朕已知悉。既是如此,数年之内,便不去与玛丽都国开战,待薛宸回京,让他分别去政事堂与枢密院叙职,之后朕还要接见他。到时候再讨论经营南海诸国之方略不迟。”
“陛下英明。”
皇帝摆了摆手,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反倒苦笑着将一份奏章递给郭靖,说道:“此外还有一事,郭靖,你把这份奏折给诸位大人看看。
这是蔡京的奏折,洪镇马中全转达的。用的也是密急。”
……
郭靖恭恭敬敬的接过奏折,依次递给胡威、白宇与林殊。四人传阅过后,一个个表情奇特,良久,胡威才说道:“陛下,迎娶大齐王女之事,为古来所无。此事大骇物听。”
白宇也笑道:“陛下,大齐号称君子国,却毕竟是夷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