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农家享福(10)(2/2)
酉时,张妧煮好晚饭,出门把借邻居家的盐还了,回来瞧着程三安顺口和他提了今儿“他娘找上门”的事。
他娘上门找他,还让他这两天抽个时间回家一趟?他程三安在镇上做工这么多年,他娘就从来没有到镇上找过他一次!
程三安回屋揣上银子,热水都没喝上一口,就急冲冲的往家里赶。一路,程三安心都提到了嗓子口,就怕家里有什么不好的事!
这些年来,他一直忙着在镇上做工赚银子,要不是他老娘和妻女都在家里,他怕是一年从头到尾都在镇上找活干,都不带落下一天的。
程三安气喘吁吁的跑到家门口,额头上的汗珠子一颗接一颗往外冒,肚子又不合时宜的开始“咕咕”叫了起来,程三安站在原地,还真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的进退两难。
等程三安好不容易拼着“没脸就没脸”的劲,开口唤人开门时,屋里的戚明景正打开程戚氏的箱子,想找两身没补丁的麻布衣裳。
说来也心酸,程戚氏这么多年过来,就几身衣裳换着穿,连一件厚实的棉布长袄都没有。冬天到了,衣裳夹层里都是蓄往年采后晒干的芦花,凑合着过了冬拆了再作春衫用。
戚明景翻出箱子里最体面的一身麻布衣裳搁床头,摇着头出去开门。门外站着的正是程戚氏记忆里,一年到头几乎都在镇上做工的三儿子——程三安。
“娘!”
戚明景点头,便宜儿子一身半旧的麻布衣裳,相貌不丑,倒是随程戚氏死去的相公多一些。
“进来说话吧。”戚明景让开路,程三安的肚子又“咕咕咕”的叫唤起来。
戚明景神色自然:“灶房里的饭刚好,娘先去给你盛一碗垫垫肚子。”没看到程三安之前,这个人在戚明景记忆里也就是空占了个名字而已,可当这活生生的人站在了她面前,戚明景瞧了倒是又不忍心起来。
程三安跟着进屋,戚明景打了盆热水,拧了帕子给他:“擦脸。”大跑后过分红润的脸颊,额头上密密的汗珠,还有一看就是做工后没来得及换的衣裳,戚明景无法做到视而不见。
……程三安这个便宜儿子和程戚氏记忆里给她的感觉很不一样。
“娘,你今儿到镇上找我有啥事?”程三安擦了脸,喝着热乎乎的野菜粥,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
“娘打算把家里的地全部给你大哥和大嫂种。”戚明景给程三安添了半碗粥,又道:“你一直在镇上做工,娘马上也要去镇上做点吃食生意,你妹子娘肯定是要带一起的,娘就想问你,你媳妇和芝娃还是扔在家里吗?”
“这地谁不能种?芝娃她娘也不是个懒的,娘划几块地给她,她难道还能种不出粮食来?”
程三安说着,搁下手中的筷子,也是想不通:“芝娃她娘是个一等一的勤快人,娘把家里的地全给大哥大嫂种了,芝娃她娘难道干坐在家张口等着吃粮食?”
戚明景蹙着眉头,这才想起当初老三媳妇进门后也是下地干活的,是老大媳妇嫌弃她手脚干活不利索,总在嘴边挂着埋汰人。
老三媳妇脸皮薄,却是个受不了气的,地里的活计索性就撒手不管。后面等她有了孕,性子好的程戚氏也就默认了这事。
“嗯,是娘想岔了!”戚明景说着,瞅了眼外面天色:“今儿你媳妇带着芝娃回你老丈人那里了,现在天色不早了,你就在家住一晚,明早再回镇上。”
“明儿镇上我还有活要干。”程三安摇着头从怀里掏出一个钱袋子:“这两年我攒的银子都在这了,娘好好收着。”之前没把银子上交给他娘,也是怕她会把银子搭到老二身上。
给老三讨媳妇,花的都是老三成亲前攒的银子,戚明景想到这个,还是把银子收了起来:“那银子娘就先帮你收着。”
“嗯。”程三安陪着戚明景又说了两句家常,戚明景见他执意要回镇上也不再留人,转身去屋里给他装了两大捧花生:“有什么难事不要一个人躲在一边愁,你是娘肚皮里出来的孩子,没有什么是不能和娘说的。”
“嗯。”程三安点头应下,戚明景瞧着他听话的模样,一路把便宜儿子送到村口才慢慢踱步回家。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体是程戚氏的缘故,戚明景晚上躺在床上入睡,梦里还是程三安那张挥不去的脸:蜡黄的、粗糙的,只一双眼睛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