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文具(2/2)
说起了都是泪,李广武当时为了追小妻子,还没有入编,工资还就九块多,每次买点零嘴啥的来看自己喜欢的人,一大半东西都进你嘴了,“是呀,你可是我和琴琴的媒人。”
赵大姐又说了一大堆,到了李广武也有些不耐烦的时候,终于说到了点子了,“哎,我家儿媳妇不是怀孕了,就让我娘家兄弟的闺女代几天班,这闺女虽然读过几年书,到底是农村的孩子没有见识,刚才要有什么得罪的地方,我替她给你赔罪。”
李广武自己就是村子的孩子,当下有些不高兴了,不是农村人没见识,是你侄女没见识吧,“那能呀,我都当爹的人了,怎么会和小姑娘一般见识,小孩子有点脾气,才朝气。”
赵大姐看了看李广武的脸色,没有生气,就自以为放心了,她哪里懂得李广武的心理活动。
“广武叔,我和姐姐挑好好。”,听见李增询的呼唤,李广武有种解脱的感觉“赵大姐,你给孩子算一下账。”
赵大姐赶紧过去,拿了算盘珠子,嘴念到着“3根铅笔3分,3块白橡皮4分半,三把小刀6分,6个本子1毛二,一共是两毛五。”
“广联哥,我来付吧。”李广武拿出钱来,觉得付个本子钱,没啥大不了的事。
李广联赶紧拦住,自己掏出钱“那哪成,我又不是没有钱。”
李增询随手从李广联手里抽出钱来,递给张大姐“大娘,给你钱,我来付。”
李大姐接过钱来,只觉得眼前白嫩的男娃怎么看怎么喜欢,想起了还在怀孕的儿媳妇,也不知道能不生出这么乖的男娃娃来,“你这娃真好,你以后再来买东西,大娘给你拿好的。”
“那我姐姐来买,也能拿好的吗?”李增询懵懂望着赵大姐。
赵大姐只觉得眼的孩子真懂事,“能,都能。”说着,还把一个比较好的本子加在买的本子里“大娘,送你一个本子,以后要好好学习。”
李增询满是感激的谢到,“谢谢大娘。”
赵大娘也很受用,“不用谢。”
李广联和李广武看着李增询这一系列动作,也不推桑了。
李广武和赵大姐告辞了,李增询也和赵大姐拜拜手。
看着人走远了,一直在降低自己存在感的年轻女售货员问起,“大姑,这是谁呀,你这么巴结他。”
“这是咱们供销社主任的女婿,红旗公社的副校长,还有今天损失从你工资扣,看你代几天班,眼睛都长到天上了。”赵大姐才不会承认自己是喜欢那个小男娃,才给的本子。
“我这还不是跟你学的吗?”年轻女售货员小声嘀咕。
“你嘀咕什么?”赵大姐本来想帮一把娘家兄弟,要是儿媳妇生下孩子,不想工作了,就把工作顺势让给侄女,也能帮娘家分担一把,家里多一个吃商品粮的,少了一长嘴,还能补贴家里,可是,这个侄女太上不了台面了,以后还是少揽娘家的事了,省的惹一身骚,还能让儿媳妇多赚点钱,给未出生的小孙孙攒点家底。
“没说什么。”年轻女孩赶紧否认,家里人知道自己有这么好差事来做,来时叮嘱自己一定要听姑姑的话。
可是,年轻女孩一时的指气高昂,已经失去的本来快要到手的工作,也不知道将来在田里劳作时,会不会后悔。
有时候机会在眼抓住了,也不要得意忘形,要认真对待,机会才不会溜走。
这边,李广武已经去上课,李广联和大妮二妮,主要是李增询在学校门口依依惜别呢。
“爹走了,你要跟姐姐好好上学,要听话,今天中午的饭,你广武叔会给你们带的,以后咱们自己带。”李广联攥住了李增询的小手。
“大妮,二妮,你们照护好弟弟。”李广联嘱咐两姐妹。
“好的,”两姑娘齐声回答,李广联还拉着李增询的小手,不放开。
“要不中午我还是来送饭吧,也别浪费广武叔家的粮食了,你们广武叔家也不容易。”李广联觉得这是个好办法,慢慢放松了李增询的手。
“爹,你说的对,咱不能吃别人的饭。你一定要吃过饭再来送,不然会没力气的。”李增询知道李广联不舍得,提醒李广联别累坏了身子。
“我知道了,我走了,回去给你带饭了。”知道儿子心疼自己,李广联也放开了李增询的小手,转身走了。
尽管是初秋了,上午的太阳还是刺眼,刺的李广联的眼酸。
李增询看着远去的李广联,突然想起了朱自清的《背影》,眼里也有一股酸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