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山有扶苏,惟衿不负 > 第九十八章 国师

第九十八章 国师(1/2)

目录

“你不知道?”赵锦年倒是有些惊讶。“边地饥荒,粮草急需。死了好些人了。全靠朝廷救济。”

这样说来,估计赵扶苏他们有饭吃就不错了。吃汤圆什么的,都算是苛求了。

“可赈灾需要很久吗?把银子分给百姓不就好了吗?”苏子衿实在搞不懂,赈灾这种事为何让太子出马。

赵锦年脸一沉。“施粥救济固然简单。可灾后重建却很重要。若是边地来年继续饥荒,朝廷不可能一整年都源源不断,送去粮草。”

“这次灾荒不知死了逃了多少人。若是无人耕耘,边地算是废了。”

没想到落魄王爷对这些事还挺懂。

真是多亏了他守了这么多年的灵!没有其他王爷的贵气。

……

千里之外的清河城,一片荒芜。气候干冷,没有一丝润物的迹象。

虽已卯时,可赵扶苏还是出了府邸查看民情。

今日是元宵节,可街边几乎没有商铺小摊开张。

三千壮丁为逃饥荒,在前些日子一半都逃了。长此以往,清河城怕是要绝人了。

“今日把粥换成汤圆了吗?”赵扶苏在街上视察。

还好,原先饥民遍地的情况不在了。至少有许多人肯在清河城定居。

这一点,很好!

只要有年轻人,这里便有生气。

“换了。百姓……尤其是小孩子,叫得可欢。”钦差大臣继海答道。

赵扶苏颔首。

“朝廷的赈灾银本就不够。你想把太子府的一半经费搭进去不成?不要再迎合百姓整什么花样了。”孟窕劝道。在清河城这么偏远的地方,粮草本就难寻。为了买到汤圆,他们可翻山越岭费了一番心思。

赵扶苏温润的眸神采奕奕。“本王不仅要在他们的食物上花心思,孩子的教化,本王也要整顿。明日就重金去寻教书先生,在城里无偿开设学堂。本王也可以亲力亲为。但,开讲的内容必须是‘安土重迁’。”

现在清河城缺的不仅仅是粮草,长远来看,最缺的是人!把人留住,清河城才可能恢复元气。

继海跟孟窕对视一眼。皆有些无奈。“唉……赈灾是朝廷的事。你已经为赈灾花了不少银子,不要再损耗了。”

平日不爱言语的继海,也面露难色。“不如等朝廷的赈灾银来了再整顿。不差这几日。”

“本王是太子,应当为人表率。我们可以等,百姓等不了!”赵扶苏面色虽然温柔,可语气已经很淡了。

继海也不敢多言,只好借着查看账目的由头先走了。

孟窕挥手跟街边的孩子打着招呼。“你今日好像很高兴。”

“真难得。连你都看出来了。”赵扶苏淡淡讽刺了一句。

赵扶苏这人就这点不好。顶着君子风度,偏生说出的话能把人气死,嘴上不容人。

“哼!这里有什么值得高兴呢?”孟窕真的挺佩服赵扶苏苦中作乐的能力。虽然他们为百姓卖命是理所应当的,可这里终究比不上帝都的锦衣玉食。

赵扶苏瞥着他。“因为子衿在想我……等你有了家事就知道了。”他拍拍孟窕的肩膀。

“恶心……”他至今都没搞懂妖女到底有什么是值得赵扶苏喜欢的。

一记冷眼过去,孟窕立即挤出笑。“哈……我是说,恭喜!”

新婚时,也没听他祝贺!现在倒殷勤了!

“你是被饿傻了?若是无事就去州衙门发公文。明日起,凡是来清河城定居的壮丁,都赏赐一牛一羊。”一来此地赵扶苏就发觉,清河城的气候并不适合种地。他们应当试一试放牧!

“是!”孟窕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句。那口气跟被罚俸禄是一样样的。跟了这么腹黑的主儿,他也没办法。

……

第二日一早,苏清池便在上官覃的府邸前等候。

这时天都没亮。

他一出府便看见了,衣衫单薄戴着及膝幂篱的女子。稍稍一打量,便知是何人。

“苏小姐何事?”

苏清池浑身都在抖着。她的衣衫很薄。“上次因为告诉了将军堂姐的秘密,堂姐猜到是我泄密,把我毁了容。”

“可清池知道,这不能怪将军,是我自己命不好!可……没成想,昨日元宵节,表姐居然跟相爷谋划,要把将军派她刺杀太子之事给说出去。清池贱命一条,不怕死。可上官将军是凤翎国的英雄,你不能被毒妇陷害!”苏清池简直是痛哭流涕。

上官覃不准备隐瞒。“可……苏子衿不怕把自己搭进去?”

“她可是太子妃。太子为了颜面定会维护她,而您……”

上官覃立即让下人招待她进府。

看着她瑟瑟发抖,衣衫单薄的小可怜模样,上官覃真动了恻隐之心。

照理说,刺杀之事苏清池应是不知道的。可她突然知晓这件事,那就说明苏子衿绝对谈及了此事。而且,苏清池被毁容也是众所周知!她肯定对苏子衿恨之入骨。苏清池跟自己绝对是一条战线的。

上官覃把侍卫延庆叫到身边。“国师不是出去云游了吗?他既然一时半会回不来,不如找慧空法师顶替。”苏子衿个贱人!他都没找她麻烦,她还上赶子犯贱。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