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往社团发力(2/2)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志愿者服务文化,对于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志愿者自主管理模式使每位学生志愿者既参与了管理实践,又从中得到了锻炼,还学会了自律和示范,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劳动,同时身心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志愿者活动使学生学习能力、实践实训能力、组织能力、社会交流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
“开展各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区域性、开放性、校本性,提倡学生自主研究、自由创造,在活动中逐步形成善于质疑、探究、动手、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提高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水平。”
“以学校每月定下的主题为依据,鼓励学生根据本班同学的兴趣爱好,确定具有班级特色的主题活动,积极开展主题班会课,举办各种体育活动竞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以学生课余活动推动学生自主发展。作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第二课堂,丰富的课余活动把学生们吸引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根据中学生心理取向特点,制订了供学校领导、指导教师和社长自评、互评用的学生社团工作评价标准,每学期开展优秀社团考核评比,以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荣誉感。”
“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制订好学习和工作计划。不要造成学习和社团活动之间的冲突,做到学习与学生社团两不误。对参加社团的同学予于充分的帮助和关注,特别在学业上。学习是重心,只有学业不落下,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让学生更加自信,达到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生自愿、学生公开竞选、择优录用的原则,形成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的基础。把学校的通知及时有效传达给同学,同时做好执行的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做好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工作,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为了保障各社团正常有序发展,应在原来制定好的各相关管理条例办法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前进逐年逐步修改完善,比如还可以根据这些相关管理条例办法,结合对学生的调研,每学期进行社团的调整,增加学生所欢迎的,符合学生实际所需的社团,删减学生所不感兴趣的或效果不显着的社团,在学生社团自主管理中不断焕发出生命力。”
“这方面可以围绕学校团委会关于学生社团指导思想展开相应的活动项目,即具本校特色,又能发动更多的成员甚至是社团以外的学生来参与。”
“本着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社团的质量,应该以学生会为主体,创设各类展示交流平台,通过校内展示、校际互动、区级交流,来促进社团的不断发展。每学期社团部会组织进行校内的社团展示,或结合校园文化节开设专场展示,或结合迎新活动开展社团的校内交流。所有的社团通过才艺表演和实物陈设等形式,向全校同学展示社团活动的成果,由观摩同学评选出优秀社团和社团积极分子,并进行表彰。通过校内的展示,社团之间进行了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同时,社团也应该多走出去,与其他学校社团进行积极互动,在校际之间的互动交流中,学习其他学校的社团管理的经验,促进自身社团的建设,使社员们受益匪浅。”
“学校赋予自主社团相应的管理职责,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通过调研、座谈、网上交流及时收集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反馈意见,一旦发现问题,便可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反馈到学校行政部门,从而及时得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