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神婆穿越80年港娱 > 第238章 应是绿肥红瘦

第238章 应是绿肥红瘦(1/2)

目录

十一月的最后一夜,TVB大楼的灯火漫过微凉的深秋,晚风里带着几分清润的凉意,《劲歌金曲》的录制现场却蒸腾着滚烫的热气。今晚的压轴曲目,是亚洲天后邓丽珺与香港新晋天后江雪珑的首次合唱,这舞台未启,已在无数人心中掀起惊涛。

节目组竟舍了往日劲歌热舞的现代锋芒,斥资搭出一方古风天地:古朴木质屏风错落而立,圈出半隐半露的雅致空间,几株仿真海棠开得正好,花瓣上似还凝着晨露;背景是水墨晕染的江南烟雨投影,水汽般的朦胧漫过整个舞台,连空气都仿佛浸了几分湿润。暖黄灯光漫下来,裹着一层昏黄的光晕,让人恍惚间生出穿越时空的错觉。

观众席早已敛声屏气,连后台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探出半个身子,目光灼灼地望向舞台中央那片待启的光影。

这是邓丽珺第一次与其他歌手同台合唱,单是这“第一次”,便赚足了噱头。再加上这首歌是江雪珑原创的中国风新作,本就令人翘首;而最勾人好奇的,莫过于两人曲风唱腔截然不同——一个婉约细腻,一个清冷大气,这次合作究竟能酿出怎样的佳作?观众想瞧个新鲜,业内人士更想掂量出几分深浅。

当观众普遍以积极心态看待这场盛大的合作时,业内的看法却各有不同。有人盼着这是华语乐坛的一次破界交融,让不同水土滋养的歌声能共谱新篇;也有人暗暗捏把汗,怕两人风格相冲,落得个1+1<1的尴尬;更有甚者,直言江雪珑是借邓丽珺的东风,想踩着这场合作叩开东亚与东南亚市场的大门。

只是这些纷纷扰扰,仿佛都被台侧正在候场的两人隔绝在外。

“邓老师,我竟然有些紧张。”江雪珑转头,朝邓丽珺俏皮地弯了弯眼,语气里带着点孩子气的坦诚,“莫非这就是在老师面前表演的压力?”就像做数学卷子的时候,老师站在身后盯着你写公式,笔都要握不稳了。

邓丽珺抬手,轻轻为她理了理耳侧微乱的发丝,指尖带着温软的暖意。“那你就不要把我当老师,”她声音轻柔如拂过湖面的风,目光落在江雪珑眼底,像姐姐看妹妹般满是温和,“这是我们两姐妹的舞台,今夜,咱们唱得尽兴就好。”

江雪珑心头一动,那点紧绷瞬间化了,当即喊了声:“好嘞,丽珺姐姐~”

……

随着一阵清越的洞箫声穿破空气,前奏如流水漫过舞台,灯光自穹顶缓缓垂落,在地面织就一片温润的光晕。

率先步入光影中的是邓丽珺。一袭月白色无袖旗袍裹着她的身姿,裙身绣着大朵海棠,丝线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将方才布景里的花影裁进了衣袂。发鬓松松挽起,一支珍珠步摇随步履轻晃,像在耳畔落了几粒星子。眉宇间是经岁月沉淀的从容,眼神里藏着看透世事的柔光。她微启朱唇,歌声便如同一泓春泉漫过青石板,在静谧的舞台上悠悠淌开: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

声线不高,却字字似从心底漫出,尾音拖得极有韵致。“花开傍柳”四字落定,仿佛能看见春日里柳丝蘸着风,花瓣坠着露,偏又裹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像烟雨打湿了花影。“误觅”二字微微一顿,气息在喉间婉转,竟将那份错付的寻觅唱得柔肠百转,缠缠绵绵绕上心头。“纵饮朝霞半日晖”,调子轻轻扬起,似有几分勘破后的洒脱,“风雨着不透”却陡然幽远,喉间的颤音裹着风雨打不透的坚韧,又藏着被时光磨过的无奈,像老瓷碗里盛着的温茶,苦甘都浸得匀了。

她的声音婉转低回,像一双温柔抚过岁月的手,轻轻抚平了时光的褶皱。唱的是三十岁女子历经世事的回望,有花开时的绚烂如霞,也有寻寻觅觅后的淡然通透,像看一场落尽的繁花,转身时眉梢仍带浅笑。

台下涌起一阵低低的赞叹,像风轻轻吹过麦田。

邓丽珺的尾音尚未在空气中散尽,舞台另一侧的灯光骤然亮起,如月华破云。

江雪珑款步而出。一身新中式礼服衬得她气质出尘,裙摆是层层叠叠的轻纱,银线绣就的枝蔓在光下流转,像月光洒在藤蔓上。长发垂在一侧肩头,鬓边别着一朵小小的白玉兰,花瓣莹润,仿佛能闻见清浅的香。眼眸亮得像夏夜最亮的星,带着初生牛犊的锐气,又透着未染尘埃的清澈。她开口的瞬间,声音如一道冷冽的光束照亮朦胧,承接了邓丽珺营造的温婉:

“一任宫长骁瘦,台高冰泪难流……”

她的起音便带着一股决绝的力量,“一任”二字唱得斩钉截铁,高音直接拔起,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清亮与张力。“宫长骁瘦”,四个字咬得清晰,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毫不妥协的态度。“台高冰泪难流”唱得极有层次,先是压抑的低吟,随即“难流”二字猛地拔高,胸腔的共鸣炸开,将高处不胜寒、眼泪都已凝结表现得淋漓尽致。“锦书送罢蓦回首”带着陡然的转折,声音里有惊讶,更有年轻人特有的明快,“无余岁可偷”,最后一个“偷”字,她用了颤音渐弱,却带着一种“既回不了头,那便往前走”的果敢与锐气。她的歌声跌宕起伏,像夏日里骤来的骤雨,酣畅淋漓,唱的是二十岁女子眼中的世界,或许尚未经历太多沧桑,却已懂得生命的珍贵与时光的紧迫,带着一股不肯向命运低头的闯劲。

两种截然不同的声线,在同一个舞台上交织。邓丽珺的声音如湖水,温柔地铺陈开一片朦胧意境;江雪珑的声音如月光,皎洁地宣泄着清冷的情绪。起初,她们各自唱着自己的段落,像两个不同时空的女子,隔着光阴诉说心事。观众们屏住呼吸,一会儿沉浸在邓丽珺的温婉沧桑里,仿佛触摸到了岁月的纹路;一会儿又被江雪珑的锐气所打动,像看见了情感中跌跌撞撞的韧劲。

古筝的旋律渐渐加快,如急雨敲窗,琵琶声也加入进来,珠落玉盘般清脆,曲调变得愈发紧凑。当弦乐在副歌处一同扬起,两人终于迎来了合声。

“昨夜雨疏风骤……”

邓丽珺的声音依旧是主导的底色,温柔起调,像江南的雨丝缠缠绵绵。

“浓睡不消残酒……”

江雪珑的声音紧随其后,带着一丝青涩的醉意,尾音却透着清醒的锋芒,像雨里的一道闪电。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