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 老乡 7

老乡 7(2/2)

目录

冰兰见到了她爹林祥生,大哥林永志。

同样的话冰兰再次重复着说了一遍,那边很好,过两年在说等等。

村里男人干活的地里离着村子十几里地,早上拖拉机拉走,晚上拉回来。冰兰很好奇传说中的煤窑到底是什么样子。想去看看,却被家里两个男人拒绝。那里不是女孩子该去的

炖好的肉女人只跟着吃了一顿,剩下的曹芳放进地窖留着每天给男人蒸几块。两个男人吃完饭一通洗后才换上一身家里常穿的单衣。

曹芳拿了背心给两个男人,“小兰买回来的,一买就是二十几件,说是批发的,便宜”

林永志立马换上一件,黑色的,“舒服!谢谢小妹了!”背心只有黑白红紫色,当初冰兰考虑到两个男人在煤窑干活。

马文娟梳洗后换了件红色的,一黑一红,却是瞒相配!

上面大伯大娘,三叔三婶带着孩子们下来聊天,侄女送了东西也是要看看来的。一会儿男人就坐一起聊起来,大娘三婶询问着村外的世界,拉萨是什么样子,你住的那个地方怎么有雪山还有森林?

很多事他们不理解,好奇。冰兰尽可能将外面描述清晰,人文风土,饮食等等。侄女带给他们的茶叫普洱,电视里说道过,藏族人喝它喝了上千年是真的吗?为啥那边人不喝它要生病?

冰兰生动的解说描述吸引着每个人,渐渐男人也聚拢过来,外面他们一样好奇。电视里看到的总不如冰兰说出来真实一样。

最后冰兰给众人煮了一壶酥油茶,味道很怪,但都喝了。那边人原来喝的酥油茶就是这个味道!

冰兰问了问煤窑真的那么赚钱?

“赚多少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干活的那个村村长盖了小楼,坐上了小轿车。他儿子整天骑着一辆摩托车四处兜风,听说那辆摩托车一万多!”林永志道。

“只离着十几里地,他们那边有煤,咱们村就没有煤吗?你们没试着挖挖?”

“呵呵呵,怎么没人试?村长带着人挖了好多地方,就是没有。也别说没有,挖了半天挖出的都是煤矸石!大伙说咱们村没财运,好东西都到了别人手里了!”

众人只能怨老辈人没给子孙选好位置,错过了发财的机会。干了一天活的人很疲劳,人散去,冰兰独自占有这一个房间。

小弟林永辉今年考上高中,林家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假期将儿子送去外婆家跟着大表兄先去预习高中课程。

“明个我带你去看看你外婆,舅舅,永辉还不知道你回来”曹芳过来收拾儿子东西道。

外婆家枣林村离着林家村十八里地,坐一段公共汽车,还要走一段。书桌上摆着一堆初中课本,那些卷子都还没扔掉。冰兰看了看,成绩还算可以,字迹工整有力。如果是可造之材倒是可以支持一下。

曹芳说林父下煤窑也是为了多攒点钱给儿子上大学用。像他们这样的家庭要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只能靠挖煤!

第二天娘俩带着给曹家的东西上路,下票车走山路,弯弯绕绕,远处就能看到一辆辆拉煤的汽车。那便是林家村去干活的煤窑。

路面都是土,远处烟土飞扬,庄家叶子上灰灰的,土混合着煤。山坡上的枣树没精打采挂着枣

曹芳说曹家的男人跟村里其他男人一样去了煤窑上工,冰兰有三个舅舅一个姨,茶饼被带来了一半。昨天的肘子被曹敏带了一碗,一袋烧鸡,一盒点心。东西却原来那么不值分。

在村里小卖铺,曹芳给她爹买了两瓶酒,“永辉在这边,都是麻烦你大舅母,下次回来想着给你大舅母买身衣服来,她比我高,不然我的那身就给她带来了”

“行吧,等到北京我买好了给你们邮过来,买外套吧!”冰兰道。

“你看着买吧!”

进村就看到舅母们在村子井口排队挑水。曹家姑奶奶回来了,大舅母将水桶交给二舅母带着母女先回来。

“排了一大早的队,家里水缸刚半下,劳什子那些外乡人霸着井边不点不讲规矩”大舅母气愤地说着。

“他们不讲理你们还跟他们讲啥礼?早知道他们这样就不该让那些人住进来!”曹敏跟着义愤。

“现在他们都一个个大爷着呢!就是王三家,你知道吧,她家住进几个四川人,都一年了,房租不给不说,还将院子里的菜拿去吃,煤随便用。赶都赶不走了!赖在那儿睡啥都不走,气得王三家的哭了好几次。”

“这啥人!这不请了一个霸王来了?”

“可不?老三家住的那三个倒是没像那几个,就是忒埋汰,院子屋子都要不得,这不想着赶走呢!”

……冰兰听着两个女人的话,他们说的是住进村里的那些外地煤矿工,那么多煤窑当地这点人根本解决不了用工问题,从河南,四川,山东,河北等地就过来一群群打工者,这些人刚来有的就住在附近的村子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