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松烟调 >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2/2)

目录

顾陵舟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所幸二人没有再多做什么互动,走的又是靠边上,他者也未察觉出这边有什么异样。

顾陵舟绕的是寺庙外侧,山石小径,越走越少人稀,只听见脚下每一走一步所发出的簌簌声响。

“先生,你这样走,怕是找不到道济禅师了。”云弥烟好心提醒道。

顾陵舟环视了下四周高耸林木,莞尔,“我也不知,便这样随着心走到了这儿,要不我们往回走吧。”

正转身间,只听得身后一句唤,“施主可是在找我?”

二人回头,只见眼前一位衣帽不整、手执破扇、看起来三十岁出头的僧人正笑看过来,“贫僧便是济颠。”

顾陵舟向他恭敬行了一礼,“在下顾陵舟,字崖柏。”

云弥烟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的光头大哥,感觉与她以往在电视剧里看到的形象似乎不太一样,不过衣衫确实不太讲究。道济和尚的皮肤有点黑,人长得精瘦,个头比顾陵舟矮些,和尚袍穿在身上还有些晃荡。他的双眸亮堂精锐,嬉笑颜色看着顾,“贫僧悼念完师父,正想往那三生石边走走,顾施主可有兴趣与我同去?”

“与禅师一同往,崖柏荣幸之至。”顾陵舟再作一揖,回道。

三生石不在灵隐寺,而是位于附近的天竺寺外的莲花峰东麓。出了灵隐照壁,右行,便得一小溪,继续走,过桥,再沿石阶拾级而上,行五六分钟,便到了。

路上,云弥烟很乖地闭上了嘴,只像个小尾巴一样跟在两人后面。

道济摇着手中那面缺了个口的蒲扇,不知哪里来的神经,突然开始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姻缘恐断肠。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顾陵舟细细聆听,微皱了眉头,许是古代人惯以为常的玄学轮回之说,他比云弥烟对这首诗更敏感而触动。

“禅师这是作何解?”顾陵舟向道济虚心讨教。

道济拿扇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微撇嘴,“哈哈,顾施主,我这是在唱圆泽和尚和李施主的故事,不是在说你们,莫要想多,莫要想多!”

眼见着那面褐红色三生石遥遥可见,忽而道济拿扇子一拍脑袋,“呀,瞧贫僧这记性,我把扇子落在师兄那里了,要回去取,不能与顾施主一道去看了,喏,那石头就在眼前,贫僧先走一步了,我们有缘再见。”

顾陵舟愣愣地看着那把路上被道济一直摇来摇去的破扇子,张了张嘴,欲言又止,但出于礼貌也没有再问,想是道济禅师带了两把扇子吧,“如此,便与禅师在此一别了。”

“好说好说,莫要挂念我。”道济像是脚底抹了油,转瞬间工夫便消失在山林中不见了踪影。

这时候,见四下里无人,云弥烟拉了拉顾陵舟的衣袖,“先生,不知道是不是我听岔了,禅师刚刚,好像给你说的是‘你们’?”

顾陵舟瞪大了那双桃花眼,心里怦怦直跳,“是吗?”

※※※※※※※※※※※※※※※※※※※※

注:①灵隐寺对外所宣传的那尊南宋韦陀,我查了资料,然后有分析说佛像的腿裙铠甲吊挂式样是南宋所没有的,那是明式改良后的款式,so……

然后我又看了下现今所保存下来的历史图片,emmm,上个世纪初照片里那个也不是现在的那个,金刚伏魔杵的方向一个朝左一个朝右。所以才大着胆子在文里假想出女主看到的不是同款。

关于历史图片,我会放到微博里,有兴趣的可以去看。还有关于三生石的故事也是,文中那首诗就不详写它的本来故事的源头了,反正在这里我已经另作他解。(我们道济和尚可是很博学滴~)

②关于道济,绍兴十八年(1148)人,算到淳熙七年(1180)是32岁,此时慧远禅师已经圆寂了,据记载,道济这时候去了净慈寺当了书记僧,所以只能是回来悼念下师父了,反正两座寺离得不远。

祝你们看文愉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