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人生百态(三)(1/2)
杨峰的农场再次扩大养殖规模,这次他从退伍士兵中招募了大量人手。这些经历过军旅生涯的汉子,既有着吃苦耐劳的坚韧,又具备令行禁止的纪律性。对政府而言,缓解了退伍安置的压力;对这些士兵来说,也有了稳定的谋生之所。消息传开,各界纷纷称赞杨峰这一举动“利国利民”。
与此同时,农场研发的茶油也迎来喜讯。经过反复试验改良的茶油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细腻的口感与上乘的品质,迅速在市场上打响了名号。不仅在岛内供不应求,还顺利出口到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成为当地富人家中餐桌上的“新宠”,订单如雪花般飞来。
农场的蓬勃发展,也为部队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鸡鸭鱼肉等农产品源源不断送往军营,尤其是稻米产量更是喜人。第二次收获,每亩产量竟比之前增加了200余斤。这一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专业杂志上刊登了详细的研究报告,杨峰作为项目的主要推动者,自然功不可没。
蒋先生再次召见了杨峰,见面时拍着他的肩膀,对他的贡献予以表彰。杨峰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面对嘉奖,始终保持谦逊低调的态度。罗长官、陈长官本就赏识他的能力,经此一事,更是对他青睐有加。虽说杨峰并非土木系的元老,但凭借亮眼的表现,已然成为派系中冉冉升起的新星,引得一众老成员既羡慕又佩服,而蒋大公子暗中的支持,也为他的发展添了几分助力。
另一边,杨子腾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腿伤终于痊愈。在杨峰的关照下,他得到了悉心照料。出院后,杨子腾找到杨峰,当着众人的面长跪不起,执意要追随左右。他手下还有几个同生共死的兄弟,杨峰也不含糊,动用关系将他们都调到农场工作。如此一来,既遂了杨子腾报恩的心意,也为农场增添了可靠的人手,皆大欢喜。
寒冬腊月,凛冽的北风呼啸而过,农场的事务暂时告一段落。杨峰向上面递交了申请,希望能前往美国看望久未谋面的妻子。没想到,申请很快就获批了,他得到了一个月的假期。
杨峰原本想带江安琪一同赴美,却被驳回了请求,只许他带一名随从。他心头一凛,瞬间明白了——定是有人怕他一去不返,特意留下江安琪和其他几个心腹子弟做人质。保密局的人早就摸清了这些人在他心中的分量。
回到住处,杨峰对江安琪满怀歉意地说:“安琪,原本想这次带你去美国,你不是一直想去做个详细检查吗?可上面没批准,实在对不住你。”
江安琪却温声劝道:“能请下假来不容易,你安心去见大夫人便是。我这身子也没什么大碍,不用挂心。”说罢便转身要去给他收拾行李。
她语气虽平和,杨峰却从她眼底捕捉到一闪而过的失落。他心里不是滋味,却也只能叮嘱留在家中的亲信:“务必照看好江小姐。”
随着飞机引擎的轰鸣声响起,飞机缓缓滑向跑道,继而腾空而起,冲破云层,朝着大洋彼岸飞去。此前,杨峰已提前拍了电报告知行程。此刻,在美国的机场,刘芝华抱着年幼的孩子,身旁还有杨勇等人,他们翘首以盼,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
终于,杨峰和杨小虎的身影出现在接机口。刘芝华眼睛一亮,立刻领着孩子快步迎上前去。将近两年未见,再相见时,千言万语都化作了眼底的盈盈泪光。杨峰也是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伸出双手,一把将儿子抱入怀中。可小家伙对这个突然出现的男人感到陌生,吓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刘之华见状,眼眶泛红,声音哽咽地对孩子说道:“乖,这是爸爸呀。”
杨峰小心翼翼地抱起儿子,声音里满是温柔:"承钧,我是爸爸呀。"怀中三岁的孩子被陌生气息惊得泪眼婆娑,挣扎着张开藕节似的手臂,朝着刘芝华哭喊着扑去。刘之华连忙接过孩子,轻拍着后背哄道:"你瞧,孩子还认生呢。"
杨峰望着妻儿,眼底泛起歉疚:"芝华,这些年辛苦你了。"话音未落,杨勇已大步跨上前,兄弟俩重重拥抱,拍在后背的手掌带着久别重逢的热意。"二哥,嫂子和孩子们都还好吧?"杨峰急切问道。
"都好,都好。"杨勇爽朗大笑,"本想把族里几家都接来美国团聚,谁知他们在香港住惯了,怎么劝都不肯走。我只好先把你嫂子和孩子们接过来,也好给之华搭个伴。今天几个小的都上学去了,不然可要把机场闹翻天。"
一行人步出机场,两辆锃亮的黑色轿车早已等候多时。杨峰如今的轮船公司生意红火,在旧金山富人区置下占地广阔的花园别墅,门口站着杨勇亲自挑选的杨家子弟做保镖,持枪而立,威风凛凛。隔壁正是刘长官的宅邸,此刻对方已在杨家客厅煮好香茗,静候故人到来。
杨峰对着岳父和叔父深深一揖。两位老人忙不迭伸手相扶,叔父爽朗笑道:"快起来快起来!这一别两年多,瞧着你精气神比从前还好,当初我们悬着的心可算落地了。听说你在台湾得了重用,连蒋先生都亲自召见,比那些老顽固风光多啦!"
杨峰苦笑着在太师椅上落座,他语气带着几分无奈:"都是一家人,有些事说来话长。当年原打算经香港与家人团聚,谁料时局变幻,阴差阳错去了台湾。如今虽说站稳脚跟,反倒成了身不由己的局中人。好在几位长官照应,才不至于折了跟头。"
刘长官摩挲着头顶稀疏的白发,望着跳动的火苗轻笑出声:"知足吧你!我那几个老同僚,现在过得还不如寻常百姓。就说刘屿,堂堂北伐名将,当年打得军阀闻风丧胆,结果内战时被人骂成'猪将军',现在躲到印尼教书谋生,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他端起青瓷茶盏轻抿,"我幸亏没学他瞎投资,不然现在怕是要沿街讨饭咯!"
"世事难料啊。"杨峰轻叹一声,"听说最近有人想把他请回台湾,不过风声刚起,还没个定论。"
杨勇妻子在厨房忙得脚不沾地,砧板上的冬笋被菜刀切成蝉翼薄片,铁锅里咕嘟嘟炖着当归老鸭汤,香气顺着门缝溜进客厅。当晚杨家灯火通明,杯盏相碰声、谈笑声混着醉话此起彼伏。刘家兄弟喝得面红耳赤,拉着杨峰的手直夸“好女婿”,最后被仆人架着脚步虚浮地回了隔壁别墅。杨勇也醉得连领带都歪到耳后,被妻子半拖半扶着往卧房走。
刘芝华攥着一套崭新的睡衣,下唇被牙齿轻轻咬着,抬眼对杨峰柔声道:“快去洗洗吧。”
杨峰望向妻子,她刚洗过澡,一身性感的丝质睡衣勾勒出丰腴的曲线,平日里藏在端庄里的风情此刻毫无遮掩地漾开来。他心头一热,上前搂住她的腰,声音里裹着化不开的软意:“芝华,辛苦你了,这两年把孩子照顾得这么好。”
独处的空间里,刘芝华卸去了所有强撑的镇定,双臂猛地收紧,将脸埋在他胸口。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唰地砸下来,哽咽声里带着委屈:“杨峰,你好狠心……早知道一别就是两年多,当年说什么我也不会走。”
杨峰收紧手臂将她圈在怀里,一声长叹里裹着无尽唏嘘:“世事无常啊。如今没旁人,我也不瞒你——当年我早计划好了,起义后把部队交给解放军改编,就立刻来美国找你。谁料老部下丁鹏受了罗长官的命令,追到广州,硬把我带去了台湾。这世事,哪由得人算啊。”
刘芝华窝在他怀里,絮絮叨叨说着这两年的点滴,一晃就过了一个多钟头。她抬眼瞥见时钟,指针都快指向两点,脸颊腾地红了,推了推他:“快去洗澡吧。”
杨峰读懂了她眼里的羞怯与期盼,应声去了浴室。久别重逢的夫妻,自有一番说不尽的柔情蜜意,将两年的别离都融化在夜色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