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古城旧庙(一)(2/2)
朱炳道:“不错,我也在思量此事。我只擅长鉴别珠宝,武功原是外行。一路上全靠上官兄弟一人照应,的确太过劳神。”
上官礼笑道:“上官礼蒙宋义士青眼看待,此刻正是报恩之时,操劳些也无妨。不过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若要平安返回江都,我这里倒是有个计策,只是要教朱兄与我一起多挨几日劳累了。”朱炳道:“兄弟有何良策,但说无妨。只要能把丹凤珠平安带回江都,便是辛苦些又打什么紧?”
上官礼道:“其实兄弟想的也不是什么妙计。我且问朱兄,咱们要回江都,当沿着什么路线行走?”
朱炳道:“只沿着来路回去便了。咱二人今日离了河间,然后取路渤海、北海,经高密、东海,随后就可到达江都。上官兄弟既已知晓,又何故发问?”
上官礼道:“朱兄心中是这般想,我猜那唐振之也是这般想。因此,那姓唐的多半会预先埋伏在这条路上,准备偷袭我等。因此,依我之见,咱们不妨绕个圈子,另寻路线回江都。虽说要在路上耽搁些时日,却能避开那些觊觎丹凤珠的人。”
朱炳沉思片刻,于是点头道:“上官兄弟此计甚妙,能不和唐振之正面交手,那是最好。不知兄弟接下来打算朝着哪个方向走?”
上官礼侧着头想了一会儿,这才说道:“不如咱们这就改道向西,先去恒山(按:此处恒山为隋朝郡名,又名常山,在今河北石家庄一带,非北岳恒山)转转。然后由恒山折而向南,从武阳渡黄河,再走东平、彭城、钟离,然后抵达江都。不知朱兄意下如何?”
朱炳道:“说起行走江湖,朱某远不如你们这些武林中人。兄弟只管自己做主便是,愚兄无不遵从。”上官礼笑道:“那么这些时日之中,就要委屈朱兄了。这样一来,要多走几千里路,朱兄若是觉得疲累,只管对兄弟说起,咱们相机而动。”朱炳点头答允。
于是二人吃完了饭,上官礼取出银两会了钞,便即骑马向西,朝着恒山方向行去。次日正午,到得恒山的治所真定县。二人仍是在一家小酒馆中打了尖,又买了些烧饼肉脯,带在身上做干粮。用过饭后,又在店中歇了约莫半个时辰,叫店伙喂饱了马,这才乘马向真定南门走去。
不料二人刚刚走出数里路程,本来晴朗的天却忽然阴云四合,跟着阵阵凉风迎面吹来。转眼间,又见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二人身上都不曾带得雨伞蓑衣,眼见骤雨将至,便在马上商议道:“是先寻个地方避雨,还是就在城中找个客栈住下?”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