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大唐双龙传(大势)(1/2)
易华伟平静的话语,如同冰冷的墨汁滴入温润的西湖水,瞬间将方才的闲适旖旎涤荡殆尽,只余下沉重如铁的天下大势。
单美仙的心湖被彻底搅动,波澜难平。易华伟对江南局势的剖析,精准、冷酷、直指核心,其高度与深度远超她此前接触过的任何智者或枭雄。这绝非江湖草莽所能企及,甚至远超许多割据一方的豪强。那份洞悉未来的笃定,那份视群雄如棋子的漠然,让她在震撼之余,心底那丝因掌柜误唤而起的涟漪,悄然转化为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仰望与……悸动。
她深吸了一口带着水汽的清凉空气,努力平复着翻腾的心绪,目光灼灼地看向易华伟那在湖光映照下愈发显得深邃莫测的侧脸。
“公子洞烛幽微,一语道破江南危局,妾身受教匪浅。”
单美仙的声音比之前更显郑重,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然,天下板荡,非止江南一隅。公子既有此通观全局之能,妾身斗胆,敢问公子……对如今天下英雄,作何观瞻”
她问出了心中最迫切、也最敬畏的问题。眼前这位谜一样的月白公子,他的目光显然不仅仅落在西湖这一隅之地。
易华伟的目光依旧落在浩渺的湖面上,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俯瞰着整个神州大地。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裁决天下的份量:
“隋失其鹿,天下共逐。然,群雄虽众,能问鼎者,寥寥无几。”
他顿了顿,仿佛在梳理脑海中的山河图卷:
“北地,李阀。”
这两个字一出,单美仙的心猛地一跳。李阀,关陇门阀之首,太原留守李渊!这是当今公认最具潜力的势力之一,就在前不久李渊于太原正式起兵作反。
加上之前李密斩杀张须陀后士气大振,又是连场大胜,隋室现在能保得住的只有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和江都扬州,杨氏江山岌岌可危。
“李渊其人,老成持重,看似庸碌,实乃大智若愚。其子建成、世民,皆非池中之物,尤其次子世民,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表,英武果决,善纳贤才,深谙兵略。其麾下谋臣如房玄龄、杜如晦,皆王佐之才;猛将如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世之虎臣。更兼其占据太原形胜之地,得关陇门阀全力支持,兵精粮足,民心可用。其势已成,只待一个契机,便可龙腾虎踞,西取长安,虎视天下。此乃……最有王者气象者。”
易华伟对李世民的评价之高,让单美仙暗暗意外。东溟派与李阀亦有军械交易,对李世民之名亦有耳闻。
现在李阀世子是李建成,其武功虽胜乃父,号称李阀第一高手,但却不像李世民般得人拥戴,声望差上许多。
但从未想过在易华伟心中,此人竟被推至如此高度!那份“龙凤之姿”、“王者气象”的论断,几乎已是盖棺定论般的预言!
“那瓦岗李密呢”
单美仙忍不住追问。瓦岗声势浩大,席卷中原,李密更是被许多人视为反隋盟主。
易华伟嘴角掠过一丝极淡的嘲讽:“李密,才具过人,志大才疏,刻薄寡恩,难容于人。看似烈火烹油,实则根基已损。其盘踞洛口,困于四战之地,东有王世充虎视眈眈,西有李阀兵锋正锐。其性多疑,不能尽用徐世勣、魏征等真正大才,反受制于庸碌之辈。其势虽盛,却如无根浮萍,终将倾覆。败亡之日,不远矣。”
“刻薄寡恩”、“难容于人”、“无根浮萍”……易华伟对李密的评价,字字如刀,直指其致命弱点。
单美仙想起之前听闻关于李密欲杀翟让的传闻,以及瓦岗内部隐隐的裂痕,不由得深以为然,对易华伟的洞察力更为叹服。
“那……河北窦建德”
单美仙继续问道。窦建德在河北深得民心,仁义之名颇著。
“窦建德,草莽英雄,深谙收买人心之道,能聚众,有根基。”
易华伟的语气稍缓:“其占据河北,根基渐稳,可称一方雄主。然其出身所限,格局终究难脱草莽之气,缺乏吞吐天下之志与真正经天纬地之才。其麾下,文无张良、萧何之谋,武缺韩信、卫霍之勇。守成有余,进取不足。若遇明主,或可为一方藩镇;若遇大争之世,终难逃覆灭之局。”
评价中肯,点出了窦建德的优势与无法突破的瓶颈。单美仙微微点头。
“江淮杜伏威”她想起了易华伟之前提到过此人。
“杜伏威,枭雄之姿,狠辣果决,用兵狡黠,深谙生存之道。其占据历阳,扼江淮咽喉,势力扩张极快,乃真正乱世之狼。”
易华伟的目光投向江淮方向:“其与李子通之争,乃江淮霸权之争。此人野心勃勃,手段酷烈,然治下尚算有法度,非一味残暴。其未来……或可割据一方,称霸江淮,然欲问鼎中原,尚欠天命与足够的根基。其成败,系于能否在江南群雄混战中脱颖而出,并……寻得真正稳固的立足之地。”
对杜伏威的评价,更侧重于其乱世生存能力和枭雄本质,点明其上限。单美仙心中默默记下,这对东溟派在江淮的生意布局至关重要。
“此外,洛阳王世充,奸雄也,多诈少信,暴虐无道,虽据坚城,终难长久。朔方梁师都、刘武周等辈,不过依附突厥之跳梁,难成大器。至于宇文阀、独孤阀等关陇残余,困守一隅,依附李阀或隋室余孽,已失逐鹿天下之机。”
易华伟的声音不高,却仿佛为整个天下群雄谱写了命运的判词,目光扫过单美仙震惊而专注的脸庞,最后落回西湖的潋滟波光,语气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沧桑与淡漠:
“大争之世,龙蛇起陆。然天命所归,气运所钟,非唯武力强横,更需民心所向,制度之新,人才之盛,格局之宏。旧隋之弊,在于暴虐失德,门阀腐朽。新朝欲立,必涤荡旧秽,开创新局。谁能承此天命,革故鼎新,方能真正一统寰宇,再造乾坤。”
这番话,已不仅仅是分析群雄强弱,更上升到了天命气运、制度革新的高度!那份曾执掌庞大帝国百年的沉淀与高度,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单美仙只觉得心神俱震,眼前这位公子,他的眼界早已超脱了江湖草莽,甚至超越了割据一方的诸侯,他看到的,是未来帝国兴衰的脉络,是文明演进的轨迹!这绝非一个普通高手,甚至不是一个普通谋士所能拥有的视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